了,顺带做点鞋底啥的,不行,北方根本没这树,还是换个吧,换啥?干脆来个草药店,只卖草药,让人上门收购她的草药,这个行,那这个交给李显吧,凑十六个店不容易啊,等以后想到了再开吧。
这算是过完年又开了六个店,是最靠近官道的店,一边八个店铺,其它都是作坊和仓库。随着大丫的店铺开业,生意是越来越红火,但是每天都是限量,好些来买东西的人都要排队,所以李家庄渐渐的热闹起来,有人租大丫的店铺改成了客栈,偶尔的小住一下排排队的人大有人在。
渐渐的这里的小饭店也有了,连镇上的保和堂都搬了过来,这下,李家庄村的人看病也方便多了,有一家搬的就有二家搬的,也有来这里开分店的,都是租的大丫的铺子,好在还有四十多间店铺,后面是作坊,不当误前面租给他们。
短短半年的时候,李家庄彻底火了起来,所有在这条官道上走过的人,都知道,这边下道有一个李家庄,这个村比镇子还繁华,什么东西都有卖,尤其是吃的,都是最新鲜而且味道还好吃,走长途路过的行客,也会驻步到这里来购买一些来品尝,这样一传十,十传百,李家庄想不红火都不行了。
那块荒地用了一个多月,终于开恳出来,大丫就决定把这边五十亩的地改种菜,把粮食的地挪到那边,划了十亩种葡萄,十亩种山楂,五十亩种芝麻,其它全部种粮食,每一个在她家上工的都要经过管家的培训,怎么养地,怎么侍弄地,古代以前,别看农民,他们都是望天收,没啥真正的会种地的,
现在大丫来了,就教给他们怎么养地,什么样的地适合种什么,都是经过培训的,而他们这些培训的,在知道了怎么侍弄土地以后,就教给自己家人,和村里人,这样一传十,十传百,慢慢周围村的人都会了,亩产的粮食也多了起来,除了上缴的税粮,家家户户余粮就多了起来,人们的日子也好过多了。
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了,有因就有果,好好对待土地,就会有丰收。
二丫他们的学业也都很不错,夫子说他们能适着做文章了,尤其是山子,更是出口成章,深得夫子喜爱。
武功上面,他们每个人的腿上换成了三斤的铁沙,有时候吃过午饭,郝师父就会带他们到山边上走走,对他们进行体能训练和实战训练。
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,来到这个世上已经三年多了,今年大丫十三岁,二丫十一岁,三丫九岁,山子六岁。
十三岁的大丫,已出落成少女身材,双眼皮大眼睛,浓黑的眉毛,雪白的肌肤,已是十里八村出名的大美人,二丫和三丫还小一点,再过两年也会变成小美人,山子别看六岁,小小年纪,练就的小肌rou,一使劲,二块腹肌。这些都是当初大丫对他们身体改造的成果啊。
现在大丫的家产,土地有四百九十亩地,加上六十间铺子,也是响当当的一个小地主了,感觉已经差不多喽,没有再扩大的想法了,这些足够将来给小弟或或了。
安安分分的带着弟弟妹妹呆上几年,等二丫三丫大了,一嫁人,小弟一娶妻,她的任务就完成了。以后一个人潇洒想去哪儿就去哪儿。
钱够花就行了,每年给她赚个几万两就可以了,反正自己也不打算去什么府城,京城,就在这里呆着就好,有钱不一定去大地方,那些地方太乱,她不喜欢。
于是她把自己家没人住的房子腾出一间,定做了好多书柜,准备整理出一个大型的书房,里面要全部放书,她委托了云墨轩,给她搜寻这个世上各种书籍,并且把自己的空间的书籍,适合在这个世界上用的,都整理出来,并抽空进行抄写,打算把有用的留给这里的人。
短短半年的时间,她收集了近万本书,各方面的书籍都有,里面也有自己空间的书籍,现在家里所有的事宜都交给了管家,自己在家里就是看看书,喝喝茶,写写字,抄抄书,生活过得悠栽。
到了年底一盘帐,各项收入加起来超过了六万两的银子,除去花销,还有五万多点,好多人不单只是来这里购买自己用,有的从老远的地方来这里贩卖,然后带到府城,京城,再高价出售,尤其是茶叶,奶糖,腊肠,这些都是京城大户人家特别喜爱的,好多人吃过就会想点子赚取赢利,有的当高档礼品送到京城讨好当官的,有的贩卖到京城,可以赚一笔不小的银子,所有店铺的东西都供不应求。
到了年底,自己家留的存货都没有多少了,生意好,自然不会亏待大家,除了丰厚的红包外,又长了月银,还特别加了一条,大丫家所有的下人,除了管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