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日照小说网 > 俺就喜欢当村姑 > 第 231 章

第 231 章

好了,这可是一万人,打造也要好长时间的,这些都是分散个各各国家,一点一点的配齐的。

本来肖靖然想着去说服以前的老部下来这里,被大丫拒了,因为这里暂时不能让任何人知道,如果有一点风声漏透出去,就会惹出很多不必要的麻烦。

再说这两年,康乐村自从被封了以后,周围的人都开始纷纷搬离了,没了这室外桃源,这里根本没什么看头,以前的繁华慢慢退变,现在到处都是很萧条。

大丫不断的派人收购这里所有的房子,土地,收购完也不用,就那样空的,慢慢的这里变得就更荒凉了,有钱的人都搬走了,没钱的人,被大丫高价买走土地和房产,去别处谋生。

现在康乐村周围方圆百里之内再无人烟了,因为没有大丫这边的水源供给,他们都趁着手里有钱,卖了房子和地,远走他乡了。

大丫要的就是这个效果,无人问津,一片荒凉,这样才没人注意在这边,可是结界里依然是春来冬去,四季更新,人们过着安逸的生活,没有风沙,干净清爽的空气,带着丝丝灵气,呼吸都让身体感到舒畅。

肖家人慢慢和村民打成了一片,容入到这里,池塘的水也没有变少,大丫还是照常去当运水工,一切的一切,好似都在平平淡淡中度过。

第一百七十七章 战乱起

正当一切都走向正轨,队伍在不断发展壮大,风越国出事了,官逼民反,再正常不过,这事早在大丫预料之内,国库的空虚,皇上的贪婪,让日渐贫苦的百姓更加凄惨,饿死也是死,造反也是死,最初有一个地方,百姓集中到一起,专门抢杀地主,富户,最严重的一次居然跟官府干起来。

这种事情一但发生,就会象瘟疫一样传染开来,一个,二个,三个,不断的有地方发生百姓暴乱的事情,因为军队的军响总是发不出去,好多带兵将领接到皇令也不出兵。

皇上空有兵符也不管用,时机终于到了,这时离封村已过去三年,肖靖然的队伍这时已达到二万人,这些战士平时吃的好,穿的暖,训练有速,再加上大丫特意用灵气改造他们的身体,说他们打仗一个顶十人都不为过。

当然跟武林高手还是差得远,三人商议之后,也揭杆起义,他们的旗号,就是打倒昏庸的皇朝,还百姓一个安家乐业的家。

肖靖然带着军队,首先收服的就是涞水城,把整个涞水城周围的二十个村三个县,全部接手了,在涞水城原有的基础上,又修了好多战事,加固城墙。

同时开始招收那些因吃不饱,穿不暖无家可归的人,只要能动,有把力气,不吃闲饭的,都收进来,壮的打仗,岁数稍大的在后方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。

象筹备军需物资,就是交给那些年纪大的,不能出战的人,就是现在咱们说的后勤保障供给。

涞水城里的医生,全部集中到一起,开设了一个大型的救助战,平时没事给老百姓治病,有战事的时候,要接收伤员。

军队的军响是按劳发放的,首先最多的就是前方的战士,然后就是医生,最后才是后勤供给,在涞水城,他们没有时间给这里的人做思想工作,全部都是命令型的,谁违抗就抓起来。

老百姓通过一段时间对李家军的了解,由恐慌变成了惊喜,因为这些战士训练有速,从不进百姓的家里抢夺,对百姓说话和颜悦色,而且和李家军打交道,酬劳都是当面付清,不拖欠。

慢慢的当地的人都接受了李家军,提起李家军都交口称赞。

大丫不急于收服别的城镇,她要以这个城为基,先改造这里,只有这里富了,风越国那些听到风声的起议的团伙才会来归顺他们。

所以她在等,与其一点一点招兵买马,不如他们自动归顺。

白天,肖靖然他们除了训练,就是带着士兵,种树,开荒种田,人多力量大就是这样,二多万多的队伍,一人种一棵,该多少,一人开一分荒地该多少。

大丫让人把开荒出来的地统计出来,不收一分钱,发到百姓家里,一家十亩,头五年只收一成的税,这么好的事百姓听说后都特别高兴,纷纷响应。

荒地的事有了着落,接下来就是水源,暂时的水源还是由大丫来提供,除了打深井,就是挖池塘蓄水,这么大的动静,京城那边早知道了。

可是知道有什么用,现在皇上是架空的,他不敢动用城外的护城军,因为他现在四面楚歌,护城军一走,那么他的性命就有可能不保,因为涞水城离京城来回也要一个月的时间。

所以大丫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