张博做为朝廷官员,是有官宅的,大丫给她准备了六十抬嫁妆,吴尘准备了六十抬,一共一百二十抬,张博那边家境不是很好,但是也很努力,准备了四十八抬,一共一百六十八抬嫁妆。
大婚这一天,大丫早早就去了吴府,亲自为吴馨洗束,梳头,上妆,亲自为她盖上经盖头,用大丫的话说,她是做为一个娘亲来做该做的。
吴尘做为大哥,亲自背着妹妹上的花轿,这可是他亲自求娘亲,求来的弟弟妹妹,他怎么会不疼呢。
张博家可是一步登天,他们是不知道,这个媳妇可是皇家的人哦,可是女皇的女儿。
其实只要有心人去查,还是能查出来这些的。
但是大丫要是想隐瞒,还是有各种办法,不想让他们过早暴露,就是想锻炼一下他们。
吴尘现在可是工署的主管了,对管理上已经很在手了,大丫打算,让他熟悉以后再去接管别的部门,所有部门让他全部熟悉一遍。
忙完了吴馨的婚事,剩下的使者,也该回来了,这段时间肖靖然和山子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,准备使者回来以后,就着手准备攻打大明国的事宜。
没出十天,剩下的使者也都回来了,八位使者到齐后,一起把驻颜丹交还给女皇,使命没完成,自然这些好东西不会给出去。
大丫体恤他们出使各国不易,把驻颜丹都赏给他们了,没有再收回。
华夏五年三月,泽天女皇下召,大明朝忘恩负义,厚颜无耻,予以讨伐。
泽天女皇坐镇汴都,摄政王挂帅亲征,李子康,吴尘,为先锋,吴凡,梁皓宇为后勤保障,五十万大军,直攻大明国。
此次攻打,带走了华夏一半的兵力,留下一半防守,还是以收服为主,攻打为辅,军队纪律严明,不动百姓一分一毫。
首先就是突破大明国与华夏之间的边守,此次出征,肖靖然带走了,暗卫的一半人力,就是为了暗杀和偷袭,为了不造成大的伤亡,只能先偷,这样容易突破大明国的防守。
因为华夏国是偷偷的进行,打了大明国一个措手不及,等想搬救兵,已是为时已晚,边城突破了,其它的就好办了,一路上就象在华夏境内一样,进行蚕食。
攻下一座城,华夏国那边就来接手一座城,接过来就开始严密的布置和防守,并对百姓进行安抚,也不管是不是还在打战,就地进行改革,废除旧制,实际新制。
边关每打一次胜仗,都会传报到京城,大丫每天坐镇在朝堂,和百官一起分享战报。
并及时对伤亡的人数进行统计,战亡的士兵及时的下发抚恤金,对于贪沫战士抚恤金的官员,一经发现,斩立决。
对于伤残的,也发放一定的安家费用,如果没有家的,朝廷会把他们养起来,一直到他们死,都是吃喝不愁。
没有铁血的手腕,坐稳不住这片江山。
第一百九十章 给我留着他
肖靖然和李子康,吴尘,只用了一年,就把大明国的京城孤立了起来,大明国周边所有的地方,全部收服过来,也全部派官员过来驻扎。
就在他们围住京城,要攻打的时候,大丫来了书信,让肖靖然回京坐镇,她要亲自处理大明国。
这回去还不快嘛,坐上坐骑就回去了,而大丫也很快就过来了,这时京城已被围困了七天。
女皇亲自来了,五十万精兵齐声主呼,响声震天动地,京城里的皇帝这时坐在龙椅上,下面的百官也是束手无策,他们现在就是一群光杆司令了。
大丫对山子和吴尘说“吩咐下去,让士兵全部齐喊,打开城门,投降不杀!”
城门守卫,有一些胆小的,也不知道是谁,偷偷打开了城门,开了以后闪了道一缝隙,之后华夏军队长驱直入,门口都没看见守城的官兵。
估计都脱了兵服,穿上便服在城里藏着吧,还别的,真象大丫说的,进了城,只杀反抗的,不反抗的都没动,只是暂时当下俘虏。
军队很快接手了大明朝的京城,大丫让他们赶紧整顿,派了十万精兵把皇宫围了一个水泄不通,大丫倒没急着去,而是下令只让他们围着,随后听令。
山子带着人开始清缴那些反抗者,吴尘则是派手下迅速清理现场,这里只是做为华夏国一个普通的城市,不会再有各部门,随后华夏国的京城就会派来官员,并留下精兵驻扎这里。
至此大明国用了一年零二个月的时间,收服了整个国家,他们再也没有翻盘的机会,五十万精后全部驻扎在这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