相信经营过网店或者熟悉网络购物的都应该很清楚。
在网上开店,其中最不可避免的危机大致有两种。
第一种,就是店铺的知名度不够,卖不出东西。
这种危机通常情况下都出现在小的网店或者私人网店中。
由于小网店或者私人网店本身财力以及宣传能力有限。
因此,当它进入到了互联网这种虚拟的经营方式当中。
往往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,导致网店的知名度不够,在手机上翻半天都翻不到自家的店铺。
这样一来,根据网站上的算法推荐逻辑,越没有打开知名度的店铺,销量也就越普通。
而销量越普通的店铺呢,也就越挣不到钱。
越挣不到钱,网店就更加没有资金和办法去拓展知名度。
于是就产生了一连串的恶性循环,从而引发了网店经营状况的直线恶化,最终关门倒闭。
当然了,有的小店主还是十分精明的。
就比如说部分店主在得知了网站的基础流量推荐逻辑之后。
往往会采取一些刷单这样的省钱操作,从而来和其他店铺竞争。
这样一来,刷单的数量多了,网站算法后台当中就会给予更多的流量。
有了更多的流量,自然而然的知名度也就跟着起来了。
不过虽然这一种办法在2014年的时候,已经属于比较常见的一种经营手段。
但是在经营平台看来,却是一种违规的操作手法。
所以溪云镇这边的生态农产品贸易公司,自打对接上了阿狸平台之后,一直都没有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宣传。
而是凭借着镇政府主导,以及三家企业联合宣传的优势,在庆南省范围内拓开了知名度。
然而这个问题轻松解决,可并不意味着溪云镇过剩的生态农业产能就一定能销售出去了。
因为还有另外一道关键的关卡卡在了前头。
而这一道关卡,就是网店差评的问题。
前面说了,网上开店,不可避免的危机就有两种,而网店差评这一种,则属于后果非常严重的一种了。
按理说溪云镇这边的生态农产品,尽管在生产要求上,其中一部分达不到绿野集团采购原材料的需求。
但是这并不代表达不到要求的这部分就一定是次品。
恰恰相反,达不到要求的这一部分,实际上也是十分优秀的产品。
为什么呢?
因为当初村民们在种植这些生态农产品的时候,都是按照绿野集团提出的高标准进行配套生产种植的。
该用什么样的肥料,该什么时候浇水,该什么时候检查农残,那都是有着一整套的严格标准在执行的。
因此这一部分的产品,尽管并没有被绿野集团收购,其品质也绝对是可以满足普通的生态农业产品的标准要求的。
这就好比辣椒酱企业是一样的道理。
比不上高端的筛选要求,那还比不上市场上普通的辣椒吗?
无非就是一分价钱一分货就是了,比正常的辣椒贵一些,比顶级的生态辣椒便宜一些,符合国家对于生态农产品的参数要求就是了。
然而网络上的经营,可不像开个沿街的店铺,你严格把关就一定能获得称赞。
事实上在网店的经营当中,最不可控的就是关于负面的差评问题了。
因为这玩意儿本身也和知名度一样,是可以进行宣传和操控的。
这就是目前溪云镇生态农产品贸易公司面临的问题所在。
有人专门利用了刷单的这种投机行为,在公司页面的售后评价中,给出了大量的负面评价。
结果就导致了公司的信誉评分,在短时间内一降再降。
甚至于还一下子降到了阿狸集团的平台标准之下。
这一下,林岩峰可算是知道王金才的手段了。
“林镇长,你不是说王金才不懂互联网贸易吗?
怎么现在贸易公司那边刚出了负面评价的问题,你却一下子就想到了王金才王副镇长呢?
万一不是他弄的,或者说真的是产品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呢?”
秦飞鸿有些不可思议地问道。
直到现在秦飞鸿还清楚地记得,当初的王金才在讨论互联网线上线下贸易的时候,洋相百出。
乱七八糟胡说一通,结果被林岩峰骂了个狗血淋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