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日照小说网 > 大夏第一武世子 > 第859章 人头滚滚

第859章 人头滚滚

及了。

杨阁老立即召集关中的老部下、交好的世家,别的不说,关中大户家中的读书人之多,组建两个朝廷也是绰绰有余!

很快,朝廷的六部三司等机构就初步组建起来。大夏国的国家机器又再一次开始运转起来。

杨阁老的第一道政令是昭告天下,文帝正式迁都长安,京师汴梁作为陪都,因为太上皇还在京师汴梁!

杨阁老的第二道政令就是统筹财税,都城刚刚建立,朝廷运转需要大量的银子,关中地区虽然富有,但供应不了整个朝廷,只有中原、两淮和江南一部的税收,才能基本保证朝廷的运转。

眼下就是春耕,如果再抽调男子入伍,京畿之地将无男丁务农,更不要说赵辰还准备大兴手工业了。

而中原的这些州府被狼国人和投降官员大肆搜刮,很多已经活不下去了。给这些男丁家里一笔钱,他们就很乐意让家中出一个男子参军。

尤其是听说定国公赵辰的神策军兵士俸禄很高,从不拖欠,并且只要你有真本事,奋勇杀敌,升官还很公平公正,愿意在本地参军神策军的人很多,同意前往京师参军的人也不少。

定国公赵辰暂且不提,自从文帝、三皇子、杨阁老逃出京师汴梁之后,他们没有从北边前往关中,而是绕过荆襄地区,从武关进入关中地区。

离开了京师,没有了狼国骑兵的追击,文帝一路行来,所到荆襄地区的官员使出浑身解数,好酒好肉好美人招待,搞得文帝等人不感觉自己在逃亡,反而像是巡视大好河山似的。

自古以来,荆襄地区乃是兵家必争之地,向南可以渡过长江进入江南,向北可以入中原大地,向西北可以跨过武关,从秦岭入关中。

文帝一行十多万人,浩浩荡荡地从秦岭东南方向的少习山经过武关,然后进入关中。

关中的文武官员已经接到了斥候的通报,立即就派武将领兵前来武关接驾,而文官则也远行三百里前来接驾!要论文官们对上司的尊重,自古以来夏国第二没人敢称第一。

到了关中,就到了文帝、杨阁老的老巢。尤其是杨阁老,数十年来暗自经营关中,势力深厚。而那些勋贵家族,精英都在京师汴梁,关中地区虽然还守着祖荫、京师同族的接济,其实已经是昨日黄花!

文帝进入关中,杨阁老等文武官员甚是沮丧,毕竟是逃亡而来,不是很光彩。但关中长安、洛阳的大族世家却是高兴极了。

陛下进入关中,必定定都长安,洛阳也就成了陪都,今后依赖这些大族世家的时候肯定很多。长安、洛阳皆是千古名都,文风鼎盛,他们家中多有子弟读书,届时入朝为官就方便多了。

朝中有了势力,他们的家族才真正有了依靠!

很快一行人就到了长安,长安官员、留守的勋贵纷纷前来接驾,地方上的大户世家则纷纷露面为朝廷提供帮助!

旧皇城已经经过了彻底清扫,虽然有点破旧,但在文帝、太子、杨妃,杨阁老,以及杨阁老带出来的官员看来,这就如到了仙宫一般,这一个来月的长途跋涉,虽然地方上招待不错,但也确实非常的累!

文帝到了长安,立即开始准备修道,他已经荒废了一个多月,没有了仙丹服用,他感觉自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老。′k?a·n?s?h`u/b`o_y,.,c~o-m·

杨阁老则是忙的不可开交,朝廷的组建和运转需要大量的官员,而朝廷的大部分官员都留在了京师,他们走后京师必破,这些官员、勋贵十有八九会遭到屠杀,凶多吉少,已经等不及了。

杨阁老立即召集关中的老部下、交好的世家,别的不说,关中大户家中的读书人之多,组建两个朝廷也是绰绰有余!

很快,朝廷的六部三司等机构就初步组建起来。大夏国的国家机器又再一次开始运转起来。

杨阁老的第一道政令是昭告天下,文帝正式迁都长安,京师汴梁作为陪都,因为太上皇还在京师汴梁!

杨阁老的第二道政令就是统筹财税,都城刚刚建立,朝廷运转需要大量的银子,关中地区虽然富有,但供应不了整个朝廷,只有中原、两淮和江南一部的税收,才能基本保证朝廷的运转。

眼下就是春耕,如果再抽调男子入伍,京畿之地将无男丁务农,更不要说赵辰还准备大兴手工业了。

而中原的这些州府被狼国人和投降官员大肆搜刮,很多已经活不下去了。给这些男丁家里一笔钱,他们就很乐意让家中出一个男子参军。

尤其是听说定国公赵辰的神策军兵士俸禄很高,从不拖欠,并且只要你有真本事,奋勇杀敌,升官还很公平公正,愿意在本地参军神策军的人很多,同意前往京师参军的人也不少。

定国公赵辰暂且不提,自从文帝、三皇子、杨阁老逃出京师汴梁之后,他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