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天各大体育媒体都在报道孟进晃倒大卫-罗宾逊的事情。
nba队vs奥运队还是吸引了很多媒体的关注,休赛期比赛本来就少,这场比赛几乎占据了所有体育媒体的头版头条。
比赛打完后不少媒体看衰这支美国男篮,要知道84届美国男篮可是血虐了nba明星队的,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。
cbs的写手肖恩-朗克力更是直言不讳的表示:“昨天那场比赛奥运队看上去更像nba队的陪练。”
《体育新闻》专栏作家戴夫-金德里德表达出了他的担忧:“大卫-罗宾逊是一个天赋出色的家伙,不过他的性格太软了,比赛中我好几次看到他被孟进冲撞之后没有任何表示,说好听点这是彬彬有礼,说难听点这叫懦弱,如果让这样的球员成为这支美国男篮的领军者,那这届美国男篮就危险了。”
《芝加哥论坛报》的专栏作家鲍勃-格林则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家球员身上:“这场比赛nba队打的更有活力,孟和迈克尔状态出色,一看就知道休赛期没有落下训练,孟的表现让我惊艳,尽管他出场时间不算多,但只要他拿球总是能贡献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,他的人球结合比看上去比上赛季更出色,中距离出手也更自信了,奥运队这场比赛总体来说打的不错,他们打的很有默契,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球队,不过这还远远不够,想要赢得奥运会这种级别的冠军,小伙子们必须在赛场上打的更具侵略性。”
《纽约每日新闻》的记者迈克-卢皮卡写道:“大卫-罗宾逊被吹的神乎其神,昨天那场比赛打完,我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都大跌眼镜,孟晃倒了这家伙,在这家伙头上跳投、扣篮,为所欲为,我没做过统计,但我觉得孟昨天拿到的19分起码有12分是在大卫-罗宾逊身上拿到的,单就这场比赛的观感而言,两人不是一个水平的球员。”
看着报道的内容,孟进很满意,他的目的达到了。
他并不是讨厌大卫-罗宾逊,教训大卫-罗宾逊只是过程,孟进的目的是让那些媒体不要乱说话,在这个信息匮乏的时代,报纸上的一则内容可能会误导广大群众,他不想让一些球迷真的觉得自己拿最佳新秀是因为大卫-罗宾逊上赛季没打。
两天后,nba出了一条重磅消息《汤姆-钱伯斯签约菲尼克斯太阳》。
这条消息之所以被称为重磅,跟球员无关,跟加盟方式有关。
汤姆-钱伯斯是以自由球员的身份加盟太阳的。
1988年之前,nba是不存在自由球员的。听上去可能有些荒唐,但在当时的联盟,一名球员加入一支球队的方式要么是选秀,要么是交易。当然也有一些球员在合同到期后希望离队,球队也愿意让他走人,但这和我们今日所说的自由球员还是有一定的区别,因为这些球员走人时还需要补偿原球队。
由于超音速已经连续两年选中大个子新秀,钱伯斯预感自己会逐渐边缘化,他想走人,但在这个时代想走只能是被球队交易,就在他准备签下新的续约合同的时候,球员工会的领导者拉里-弗莱舍拨通了他的电话。
“先别签那份合同,因为我觉得我们快要搞定关于完全自由球员的谈判了。”
一天之后,联盟宣布了一项制度:曾拥有过两份合同,并在联盟中效力七年的球员可以作为自由球员与任何一支球队签约。
于是,钱伯斯就成了自由交易第一人,所有关于自由球员的喧嚣都始于钱伯斯。
考虑到自由球员在球队组建和夺冠道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,这项制度也间接的改变了未来很多球队的命运。
整个8、9月的时间,孟进都在干两件事,练球和练球。
一个球是篮球,一个球是高尔夫球。
孟进好胜心很强,他厌倦了每次在高尔夫球场被乔丹虐的日子。
每天完成日常训练后,孟进都会和唐纳德泡在高尔夫,唐纳德生意非常忙,但他对高尔夫的喜爱超过了一切,每天要抽出两个小时打高尔夫,唐纳德没空的时候他就让自己的私教或者陪练和孟进玩。
9月末,唐纳德和孟进打高尔夫的时候忍不住感慨,他的高尔夫球技进步的太快了,两个月前孟进是纯菜鸟,只会挥杆,球打的满天飞的那种,两个月后他已经能打90-100杆了,状态好的时候能搞个80几杆。
一座国际标准的球场是18洞72杆,一般业余选手能打到80几杆的话可以算好成绩,90几杆算及格,上100杆了就是比较烂的成绩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