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日照小说网 > 海棠邻月惊年少 > 潼关一

潼关一

看着一些去而复还试图再多领粥的人。感慨或许也只有吃的能让他们都动起来吧。

小孩子吃了他的早饭,才逐渐放下了戒备之心,坐在他身边,学着他抱臂的动作,看着周邻河问:

“你是新来的官?”他带着稚气的嗓音跟他说话,初始周邻河还没有反应过来,毕竟这是这里除了县丞外,第一个跟他说话的人。

“不是。”周邻河摇头否认,哪知小孩子是知道自己身份的,伸出小手指指着自己,好似抓到了他的小辫子一样气鼓鼓的反驳他。

“你骗人,你就是,他们都叫你大人。”

“那你说是,就是吧。”

周邻河叹了口气把碗放回去,看着这座城,心中决定了一件事。

“我是京城来的,但是不是来当官的,我只是想给你们创造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家,给你们一个好好的生活。”

小孩子听不懂,但是看着周邻河好一会后就撒丫子跑了。

宅子还是要尽快修缮,听说已经干涸了许久了,久旱必有雨,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有大雨,而他们得赶紧修缮好住所,不然大家都得淋雨。

“宅子尽大限度的去修缮,尽快吧。”

“我出去走走。”

这是一座城,为何大家都丧失了生存的意志呢?

街道上,保留的以前的生活的布局,有酒楼,有画室,想必很久很久之前,这里也应该和京城一样热闹吧。

有很多事情是周邻河想不通的,他暂时找不到答案,却只能靠着自己的思维去一点点剥析。

第二日、第三日还是粥,可以数得清米粒的那种粥。

“现在吃的都是粥?”

“哪里有那么多的干粮吃,这些都是京城送来的救济粮,吃了快一年了。”县丞轻嘲,舀着又见底的稀粥,内心诸多怨懑。刺史久病,当起了甩手掌柜,这潼关就靠着自己,是自己每天宵衣旰食让所有人撑到了现在,只是可恨,自己在这里除了放粥,毫无作为。

“不种地吗?”

“种,原本种,却是没有收成,不是大雨就是大旱,磨灭了他们种地生存的意志了,宁愿每天等着这一顿的粥,活一天是一天。”

谁不是这样想的,能活一天是一天,他都是这样想的了,实在不行,大家就守着这座空城,自取灭亡吧。

“这样无法,秦大人,麻烦您召集动员百姓。还是要开始种地的,这救济粮不是每年都有的。”

县丞姓秦,名为秦颂文,已经在潼关二十余年,自他出仕以来就留在了潼关,直至今日都未曾离开。

他和仓木格的宋青书是一样的。

朝廷能派人来,周邻河的到来,就是他们的希望,原本会担心,周邻河会撒手不管,可是看周邻河认真的态度,秦颂文知道,这人是真的来为了潼关百姓的,是以,愿意为他效犬马之劳,供他驱使,只要不放弃他们,他愿意跟着他一起拼一拼。

“行,我一会就去。”

似乎有了周邻河的肯定的态度他做事都有了劲头,不再像先前一样了无生意。

“这里的土质还是比较松软的,是黄土,不算很肥,但我看这些树木杂草都生长的很茂盛,想必种粮食也不会差。若是种些一年两熟的农作物差不多就可以改善温饱的问题了。”

秦颂文跟着在后面一起视察着这片土地,这地方之前他也常来,后来大家都弃了自己也就没有来过了,如今杂草都生的跟树苗一样高。

“就是水源不好,要从那山里引过来,原先这里的井大多都干涸了、水渠也都崩了。”种地,水源是关键,常年的风沙,井水都断了。周邻河顺着秦颂文指着的方向看去,的确,靠山有点远,还不如在山下开辟一块良田也比这样引水来得容易。

只是开垦出一块地又岂非易事。

他们这样又仅是纸上谈兵。

暂时没有更好的主意,两个人顶着太阳坐在树底下歇歇,背后的树足足有一个人那么粗,枝繁叶茂的,好似撑起了一把伞。

“这里的树都长得茂盛,想必土地底下也是不缺水源的,大树根系发根,汲取的水分可见。不如找好位置,在这方开凿水井吧,也是极易出水的。”

两个人背靠着树木,周邻河看着一望无垠的土地,方圆百里竟连一颗植物都不见,一阵风来就是满身黄沙,这种环境,必然要防风固沙的,不然如何生存。

他记得在二十一世纪的国家里,北方就是沙漠,但是都有防风固沙的措施,去缓解沙漠带来的环境危害。如此放在潼关,也是会有一样的效果的。

“我见这边风沙大,特别是城里,一出门就是满脸的沙子,而树木都可防风固沙,要多种树才好。”

“是。”秦颂文赞同的连连点头。

“这里有河吗?或者是湖?”如果有水源的话,那么这片土地适宜生存的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