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照小说网

繁体版 简体版
日照小说网 > 我编造大明修真,崇祯化龙镇九幽 > 第44章 尘封的疑案与另一种“真实”

第44章 尘封的疑案与另一种“真实”

“龙渊”计划的“成功”,如同在国家这部精密而理性的机器中,注入了一滴充满了神秘与非理性的“催化剂”。.幻\想\姬? !耕-新!醉^全!中枢控制室内,代表着“三号实验体”王刚生理数据的那几条原本平稳的曲线,此刻正如同被某种无形的力量拨动了琴弦一般,发生着极其微小但却又充满了某种奇异韵律的同步起伏。而李云鹏更是能清晰地感知到,来自“启明”专案组那些因逐渐偏向相信而产生的“高权重”个体的信念,正如同被某种神秘的虹吸效应所牵引的涓涓细流,持续不断地汇入他那早己深不见底的真实度之海。

他们越是深入地研究那些残缺不全的“炼气诀”,越是试图从那些被选中的“镇魔卫”后裔的基因序列中寻找那虚无缥缈的“超凡”的痕迹,就越是在不自觉间,加固着李云鹏所构建的那个“修真王朝”的现实基石。每一次实验数据的“异常”,每一次对“功法”的“新理解”,都在为他贡献着纯度极高的真实度。

然而,李云鹏并没有沉浸在这种“幕后操盘手”的快感之中。他坐在自己那间被各种历史资料、古籍影印件以及他自己亲手绘制的各种充满了奇思妙想的“大明修真体系”设定草图几乎淹没的书房里,目光深邃,如同凝视着一片翻涌着无尽迷雾的历史长河。窗外的城市灯火辉煌,映照在他年轻的脸庞上,却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相符的深沉与冷静。

他知道,“龙渊计划”的瓶颈,以及官方对更高级“功法”和“修炼资源”的极度渴求,是他下一步行动的最佳契机。但这一次,他要“投喂”的,不再仅仅是一份孤立的“秘档”或几卷残缺的“功法”。他要做的,是为整个“大明修真王朝”的落幕,谱写一曲最悲壮、也最能引人深思的挽歌。而这曲挽歌,其冲击力之强,足以让整个世界对“历史”的认知,发生一次不可逆转的剧变。

而这曲挽歌的序幕,必须从解构那段人尽皆知,却又充满了无数疑点和“不合理”之处的明末历史开始。

李云鹏打开一个经过多重加密的文档,里面是他这些天来,结合“炼假成真”系统在固化历史时反馈的那些如同星尘般细碎的“现实逻辑细节”,以及他自己对明清史料的反复研读和深度思考,所整理出的、关于明末清初那段充满了血与火、悲剧与谜团的历史的种种“疑案”。

他看着这些被他一一罗列出来的“疑点”,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弧度。他发现,当他将“修真实践”、“灵气衰竭”以及“异界威胁”这三个核心变量代入其中时,许多看似早己被主流史学界盖棺定论,但细究之下却又充满了各种不合常理之处的历史谜团,竟然都奇迹般地找到了一个虽然离奇大胆,但却又在逻辑上能够完美自洽的全新解释。*k^u¨a?i\d,u\b′o?o/k..,c?o¨m+

这种“发现”的快感,甚至让他自己都产生了一种奇妙的错觉——他,或许并非在“编织”历史,而是在“揭示”一段被某些更强大的力量刻意掩盖和扭曲了数百年的、真正的历史。

“疑点一:崇祯皇帝的死法——煤山老歪脖子树,真的是一代帝王的最终归宿吗?”李云鹏的指尖在键盘上轻轻敲击着,屏幕上浮现出那张著名的、后人根据传说绘制的崇祯自缢图,以及各种关于此事的史料记载。

“明思宗朱由检,一位在位十七年,以勤政节俭著称,却最终落得个国破家亡、社稷倾覆、自缢煤山的悲惨结局的末代帝王。史书称其‘朕非亡国之君,事事乃亡国之象’,其悲剧命运,引后世无数扼腕叹息。然而,关于他的死,正史的记载,尤其是被后世广为流传的‘吊死在万寿山(煤山)寿皇亭旁的一棵老歪脖子槐树上’这个细节,真的如铁案般无可辩驳吗?”

李云鹏的思绪如同脱缰的野马,在浩瀚的史料与合理的推测之间飞速运转。他想,一位帝王,即便是在最绝望的时刻,也应该有属于帝王的尊严与体面。在那个等级森严、礼法如山的封建时代,自缢身亡,对于一个九五之尊的君王来说,己经是一种极其屈辱和不体面的死法。

而“吊死在老歪脖子树上”这种极具画面感和民间戏谑色彩的说法,听起来更像是市井之间流传的、充满了戏剧性和嘲讽意味的地摊小说桥段,而非庄重肃穆的官方历史记述。它更像是一种对失败者的刻意羞辱,而非对一个悲剧英雄的客观陈述。

“会不会……这本身就是一种被刻意编造和广泛传播的‘政治叙事’?”李云鹏在文档中迅速地记录下自己的“合理推测”。

“当李自成的大顺军如同潮水般攻入北京城,紫禁城陷落之后,他们并没有立刻找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